欢迎光临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官方网站www.scnjez.com.cn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师生园地 > 教师园地

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|坚守初心 以爱育爱为人梯 • 不惧病魔 以志传志铸师魂——记内江二中高中思政教师罗庆高

2023.12.29

29

字号:

在内江二中,有这样一群“最美教师”:他们始终坚持“四个相统一”,当“四个引路人”;他们甘当“铺路石”、做学生的“引路人”;他们争做“四有”好老师、做“大先生”。

今天,让我们走近罗庆高老师,共叙他“坚守初心  以爱育爱为人梯·不惧病魔 以志传志铸师魂”的教育家情怀。

图片

坚守初心

做躬耕教育的参与者

1989年,刚从师范毕业的罗老师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,主动申请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执教。十四年的坚守,没能磨灭他对教育的热爱。2007年,教学业绩突出的罗老师被选调到了内江二中,现承担两个高三班级思政课教学工作,同时担任班主任和年级思政课备课组长。

图片

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起,罗老师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,那就是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,做一个“让学生成才,让家长放心,让社会满意”的思政课老师。也正是因为这份坚守,罗老师培育桃李无数,并先后荣获四川省骨干教师、内江市高考突出贡献先进个人、内江市优秀共产党员、高考优秀班主任、高考优秀学科教师、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,其先进事迹曾在内江电视台《德耀甜城》栏目和内江《甜橙网》上被广泛报道。

现在,罗老师依然全身心地扑在教育教学工作上,于三尺讲台继续追寻着他的人生价值。

图片

心有学生

做提灯引路的守护者

“爱”源于高尚的师德。只有爱学生的人,才能教育好学生。罗老师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,尊重每一位学生,精心地培育每一位学生。学生住院,他送去钱和关怀;班费不足,他出资赞助;谁学习吃力,他义务讲解。他坚持做到早上7:00点前到校,陪着学生一起早读,晚上十点半目送学生离校。2022年是特别艰难的一年,“新冠”疫情两次封校,他两次驻守学校陪伴学生。做过癌症切除手术和患有严重糖尿病的他,两次“新冠”封校后,体重也由120多斤降到102斤。他是全校师生公认的“拼命三郎”。2023年3月,他因肠粘连导致肠梗阻住院治疗七天。为了不耽误学生备战高考,他白天坚持在校上课管理学生,晚上9:30后前往医院住院输液,早上7:00前又直接从医院赶到教室陪伴学生进行早读。他所教的学生都会心存感激而又深情的说:“罗老师太尽责了,有了罗老师的陪伴,我们的高中生活不再孤单。”

图片

与时俱进

做高效课堂的创新者

理想指引人生的方向,信念决定事业的成败。罗老师时刻牢记思政课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的学科使命,用鲜明的政治立场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,教育引导并感染带动学生。罗老师聚焦时政热点、焦点,强化理论联系实际,讲好“中国故事”,带动学生筑牢信仰之基,立鸿鹄志,做奋斗者。

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解决当代中学生的时代思想问题是思政课老师的重要使命。为此罗老师潜心教育科研,全面分析当代高中生中自卑、逆反、孤独、嫉妒、厌学、等心理问题,结合高中思政课资源,进行了《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》研究,并立项为市级科研课题。他还将内江本地红色资源与思政课资源进行整合,成功申报四川省思政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课题《内江红色资源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整合研究》,成为课题的主研人。

他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改革与教育科研,打造思政高效课堂。作为政治教研组长,罗老师推动思想政治教师与心理学教师的整合,成立新的政治心理教研组。他本人也经常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中作经验交流,在全市作高中思政课及高考政治教学学术交流推广。同时罗老师还组建了内江二中政治名师工作室,充分发挥政治优秀教师在师德修养、学科改革、教育科研等方面的示范、引领、指导作用。

图片

不惧病魔

做坚守一线的奉献者

“当老师,就要对学生负责,就不能误人子弟。”这是罗老师从教34年来的职业信念。也正是这个信念,让他教出了一届又一届优秀学生,也让他面对病魔时始终能屹立不倒。

2010年2月,因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,罗老师被送进了重庆新桥医院抢救,医院两次下发病危通知书。这次住院治疗中罗老师又查出患有十二脂肠乳腺癌。2010年3月底,罗老师在重庆新桥医院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,手术整整进行了十四个多小时!因放心不下学生,术后伤口缝合线还没拆完的他,就心急火燎的出了院,拖着伤痕累累而又疲惫的身躯出现在了学生的面前,又当上了“班妈妈”,上起了思政课。反应剧烈的化疗,癌症带来的系列病痛,一线教学的劳累,让曾经160多斤的他消瘦到了90多斤。如此种种,罗老师在学生面前却不曾提半个字。他说他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,要像明亮的光源一样,带给学生无限的正能量。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。”作为一名老师,不仅要教会学生“谋事之才”,更要让学生懂得“立世之德”。老师以德施教、以德立身,把正确的道德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传递给学生,真正做好传道授业解惑,启发心灵,立德树人。


图文|罗庆高  王秀兰

编辑|邹馨悦

审核|程梅 张立洪

  • 沱中校区
  • 地址 :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沱中路62号
  • 电话 : 0832-2103967
  • 城南校区
  • 地址 :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友丁路
  • 电话 : 0832-2103967

官方微信